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西南财经大学新财经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5-2029)》《中共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西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七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1.师德师风良好,没有不良记录。
2.承担本科或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
3.近两年承担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程思政”类资助建设项目的负责人或团队成员应参加竞赛(建设项目详见附件1)。
4.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参加本项比赛,在前六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的老师本次不再参加。
5.已参加学校2024年第一期青年教师系列教学竞赛培训和选拔活动(课程思政组)的教师可直接参加复赛。
二、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内容包含5个教学节段的教案设计(含对应的5个PPT)、整门课程的教学资源、1个教学节段(20分钟)的课堂教学演示三部分,评分标准见附件2。
(一)教案设计和课程教学资源
教案设计中每个教案以1个教学节段(20分钟)为单位编写,共编写5个教学节段的教学设计方案及相对应的5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信息介绍、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和思政融入点、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安排、板书设计、课下思考与作业、教学资源等。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围绕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的“触点”和“融点”,运用恰当的教学素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深度统一。
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整门课程的课程实施方案、教材、文献库、案例库等,尽量使用1到2个word或pdf文件来详细介绍。课程教学资源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创新性和扩展性。教材选用应严格按照选用规定,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科学、合理选用,拓展高质量的学生学习资源。
(二)课堂教学演示
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分钟,用普通话授课(全外文授课除外)。评委主要从思政特色、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四个方面进行考评。复赛采取自选节段视频录制的方式,参赛教师的参赛视频可在报名登记表中选取时间段参与学校录制,也可自行录像。
教师应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机融入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仁爱之心等要素,充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竞赛流程
1.院级初赛:
各教学单位于9月30日之前自行组织本单位的选拔赛,并推荐符合竞赛要求的选手参加复赛。复赛参赛教师请于9月30日前登录参赛网站:https://kcszjs07.contest.chaoxing.com/portal,提交由教学单位签字盖章的参赛登记表(附件3)。
各教学单位请认真填写《“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成绩汇总表》(附件4),并于9月30日前提交竞赛组委会,同时提供院级初赛选拔情况的相关文字和图片等资料至邮箱:(见OA办公系统)。
2.校级复赛:
9月30日-10月10日:组建竞赛联络群,对参赛教师进行分组,并提供参赛指导。
10月10日-10月31日:由教务处根据参赛教师提供的参赛时间组织安排录像,参赛教师精心准备18-20分钟的1个教学节段的课堂教学参与录制,同时,参赛教师要完成5个教学节段的教案设计(含对应的5个PPT)、整门课程的教学资源、1个教学节段(20分钟)的课堂教学演示。以上材料均在参赛网站进行提交,提交截止日期为10月31日。
11月1日-11月15日:学校组织专家对提交材料进行评审,从中评选出三等奖获得者及参加决赛的一、二等奖候选人。
3.校级决赛:
学校将于12月15日前组织专家对参赛者的教案设计、PPT、教学资源及现场教学演示等进行评审,综合评定选手最终成绩,评选出一、二等奖。
四、组织机构
由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工会共同组成西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研究决定竞赛活动中的重大事宜;学校聘请相关部门领导、教学单位负责人、各级教学名师及校内外教学咨询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委会”),担任评审工作。
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地址:腾骧楼109,电话:87092953,联系人:刘老师。
五、奖励机制
本次竞赛评选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秀组织奖3-5个,奖项可空缺。
六、注意事项
1.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动员、广泛发动,学院对教师的全部参赛资料应予以存档;
2.组委会将在决赛前召集选手抽签确定选手参赛次序,决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课堂教学节段,竞赛安排等候室;
3.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等,白板笔、翻页器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4.课堂教学采取“无生上课”的形式,并全程录像,视频版权归组委会所有。
附件1: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程思政”类资助建设项目(本、研)(见OA办公系统)
附件2:“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优秀教案评选评分表
附件3:“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推荐表(见OA办公系统)
附件4:“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优秀教案评选成绩汇总表
教务处 研究生院
校工会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