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等七所高校举办了大学教学法系列第57期“AI赋能—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工作坊。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娅峰及其团队成员赵亚宁博士受邀主讲,我校2024年度新进教师、场景化教学高级研修班(第五期)学员、数字素养高级研修班(第五期)学员、2024年系列教学竞赛参培教师,及其他感兴趣的教师500余人参与线上培训。
工作坊主要围绕多模态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综合应用展开,强调用人工智能来助力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会上,郑老师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从单模态向多模态转变,其强大的推理和决策能力将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接着,她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不同教学场景的应用,详细阐释了人机交互时最重要的“语言通讯协议”——提示词工程,强调了提示词的清晰、具体、详细和客观性对AI执行任务的影响。随后,郑老师与赵博士分别围绕数据可视化、常见AI工具、简易智能体开发三方面,通过实操演练带领参培教师共同体验了“AI+教育”的应用策略,充分展示了AI工具的高效率、便捷性等优势。最后,郑老师总结了与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协同关系,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使用AI工具,她强调,人机协同是未来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在线上讨论区积极分享研习收获,表示通过本次工作坊讲解和实操演练,深刻领会到AI对未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深远影响,并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应用本次活动所学,以自身的专业判断引领AI工具的使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和AI赋能教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