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八所学校联合举办了大学教学法系列第50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评、测设计与实践”线上直播培训。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为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在线课程建设负责人余建波老师,来自我校各教学单位及其他高校的550余名教师参培。
培训中,余建波首先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教情与学情分析,指出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教育部政策,深入理解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线课程的深度应用、融合式教学等五大趋势,充分结合教育部推出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及国外相关平台解决混合式教学的资源问题,同时了解国际在线课程的发展。随后,他针对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问题,建议老师们应用经验学习理论和Kolb学习理论及BOPPPS教学法开展教学设计,并依据泰勒原理,指出教学活动设计需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的准则,课程编制过程应包含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项活动。在混合式教学中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运用团队合作(TBL)模式推动教学,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开创性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化、一体化。紧接着,在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测评和多元化评价方面,余建波介绍了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指出要像设置不同题型难度一样,对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层面的教学设计进行多元评价,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同伴互评等评价方式,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评价。最后,他详细介绍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估,讲解了在线上教学常态化背景下,应对学生参与度下降的“漏斗效应”的评价方法,并给出了有效开展线上教学评价的路径及多元测试结果分析方法。
培训后,参培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既有理论输出,又有实际案例和操作方法,不仅帮助自己厘清了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各环节的意义内涵,更明白了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将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机结合,构建高效、有温度的课堂;今后会学有所用,以教学目标牵引,并回归教学目标的达成,为自己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混合式教学,同时注意做好教学过程素材的积累、梳理、总结和深化,为混合式教学研究提供支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